剛剛落下帷幕的雙十一,不僅是消費者的盛宴,其創造的交易數以及消費額,也是衡量中國民間經濟潛力的重要指標。2017年雙十一,天貓最終交易額定格在1682億,創下歷史新高,而京東全球好物節從11月1日到11月11日24時累計下單金額也達到1271億元,各大實體店鋪的推廣活動也取得不錯的效果。大眾消費者瘋狂“剁手”的當下,其實也折射出消費升級已經成為主要趨勢。據了解,消費需求對GDP的貢獻已經暴增至65%左右。消費占比和增速持續上升,在經濟增長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樣,與消費升級契合的消費金融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其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大眾生活品質提升、消費升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具體至消費金融領域,包括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在內的眾多消費金融平臺,對消費變化的趨勢有著自己深度的洞察和見解。這些消費金融平臺與消費升級大趨勢的高度契合,將助推美好生活的進一步實現。比如,捷信就在雙十一期間開啟“3000元以下0首付”福利活動,讓消費者享受更多實惠。
消費金融“大變身” 扮演消費升級“助推者”角色
目前,消費金融深刻改變大眾的生活。尤其是正規、大型消費金融平臺的出現,成為消費金融蛻變、升級的中堅力量。其中,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經銀監會批準設立的首批四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之一,憑借其在多國消費金融領域服務的經驗,以及在國內廣闊的消費金融服務場景網絡,助力消費金融行業的持續發展,從而推動消費升級。
自2008 年至今,中國消費金融市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去年國內消費信貸規模達22.6萬億元,占GDP比重30%,而且據預測未來幾年有望保持20%的年復合增長率。不過反觀海外,歐美發達國家消費貸占GDP比重達70%,這意味著國內消費信貸進一步滲透的潛力較大。
大眾消費能力和消費心理的顯著變化,也反映出消費金融發展的良好態勢。人們不僅更加樂意消費,并對未來經濟狀況持樂觀態度。在理性消費的前提下“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這一超前消費觀已經越來越普遍。
此外,金融科技的發展也讓消費金融能夠與消費者的多元消費訴求高度契合。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讓大型金融平臺具備足夠的數據分析處理能力,能夠針對性地為不同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產品、制定消費金融方案等。
總體來看,捷信等持牌消費金融平臺的穩步發展,既釋放了消費潛力,又在推動著消費升級。在消費金融強勢革新的當下,已經成為消費升級不可或缺的驅動力,推動消費升級成為社會發展的主線。從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消費發展史來看,國內的消費升級已是不可逆的必然趨勢,中國正處于“由上層中產‘量變’和消費結構‘質變’雙重驅動的風口”,有力推動了服務型、品質型消費。
而捷信作為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消費金融平臺,提供多種類型的消費金融產品,盡可能覆蓋更多的消費領域,以更加方便、優質的產品及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消費需求。此外,捷信已接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使用捷信產品的消費者,其個人征信記錄也將逐步完善,以便未來可以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務。
在消費金融領域,捷信以其服務易得、專業等特性深受消費者青睞。捷信秉持“普惠金融”的理念,致力于讓更多消費者,尤其是傳統銀行覆蓋不到的中低收入、缺乏信用記錄的人群,享受到安全、便捷、負責任、可負擔的消費金融服務:貸款門檻低、平均貸款規模小、審批速度快且審批通過率高。
簡單來看,諸多群體都可以在捷信的合作商門店內現場辦理消費貸款分期業務,購買多種商品和服務,進而改善生活品質。此前,捷信高層就已經表示,“希望我們能通過踐行普惠金融以及每一次細致的服務,幫助更多的低收入人群通過使用消費金融產品,過上品質生活。”
開啟美好生活 捷信強勢助力
目前,社會主要矛盾在發生變化——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而發展卻相對不平衡不充分。這種變化是對社會現實和未來發展的深刻反映,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主旋律。具體反映在消費層面,是大眾消費理念的嬗變和對消費金融態度的改觀。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按照收入等級劃分,這已經超過了中上收入水平。收入提升帶來觀念改變,大眾消費理念已經從崇尚低價、便宜,過渡到注重質量和體驗上來。價格已經不再是購買商品時的唯一衡量標準,消費更注重的是商品的質量、使用體驗等,同時還要富有生活美感,甚至環保、健康等因素也被納入考慮范圍。而隨著國民收入的穩步增長,中產階層的數量在迅速增多,消費能力呈現狂飆突進之勢,他們不再滿足于既有的傳統消費模式。
從這個角度看,大眾正在形成自己的獨立消費觀,“追尋自我”成為普適性需求。與此同時,消費觀也在持續升級——從“坐擁更多”、“強調性價比”向“還原自我”升級,去追尋個性的解放。
20世紀80年代是美國現代消費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消費者開始注重精神消費、注重長遠規劃。而就目前來看,中國無論在經濟結構、勞動力結構變化上,還是在人均GDP、居民資產配置上,跟80年代的美國有諸多相似之處。在這樣的態勢下,大眾對能夠解決消費訴求的消費金融有了全新看法和見解,不僅更樂于接受消費金融,也在不斷讓其融入自己的消費行為中。
這也反應在具體的消費行為中,當下愈來愈多的人通過消費金融購買3C產品、交通工具,并享受很多服務。而這些,都讓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
在大眾開啟美好生活的當下,消費金融也在不斷創新、升級去快速切入到各個方面,比如加快放款速度、完善風控機制、建設適合普通大眾的消費金融服務模型等。尤其是以捷信為代表的消費金融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消費領域的金融服務供給,在努力提升消費金融的普惠性的同時,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不斷驅動自己前行。
據了解,為適應消費者的需求,捷信推出了多款零費率的創新型消費貸款產品大力回饋消費者,用于他們購買手機類、時尚消費品、個人電腦和辦公通訊工具、摩托車、家用電器等商品。
零費率消貸款產品的出現,無疑大大滿足了消費者分期購物的訴求,這也是捷信助力美好生活全面落地的有力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