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為中國人壽財險頒發了"支持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復愛心企業"和"2023年度森林保險防災防損我為群眾辦實事愛心企業"榮譽牌匾和證書,對該公司在森林保險和防災防損方面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中國人壽財險青海分公司自2019年開辦農業保險以來,積極貫徹落實"三農"保險發展相關要求,切實將國家惠農、強農、支農、富農政策落地為民,以現代保險金融的智慧暖意,化解高原的寒冰地帶,讓牧區水草豐美牛羊成群。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為5.25萬農牧戶提供保險風險保障292億元,累計支付賠款2億元。
據了解,在農險產品開發方面,中國人壽財險青海分公司立足青海各地農牧業資源和產業特色,開發"商業性羊養殖保險"、"特種養殖保險""牧草產量損失保險""枸杞收獲期降雨指數保險""天氣指數保險""草原碳匯遙感指數保險"等創新性農險產品,積極探索開展"牛羊價格指數保險",提高特色農牧產品的保障程度,為新型農牧業組織提供多檔次、高保障農險產品和組合農險產品,進一步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
青海果洛州是我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平均海拔4200米,大氣含氧量僅為海平面地區的50-60%,年均氣溫為零下4度,被稱為"生命禁區"。當地以農牧業為主要產業,然而冬春頻發的雪災卻牧民們最大的災難,往往一場暴雪,牧民就白辛苦一年,而對于保險工作人員來說,氣候惡劣難以在出險后及時奔赴現場,查勘定損也有不少難題。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果洛州都是農業保險的真空地帶。面對上述情況,中國人壽財險不懈努力,在當地推動牲畜保險產品,自此,當地牧民群眾不再為雪災發愁,不但化解了牧民養牛、養羊的后顧之憂,而且解決了貧困群眾因災致貧返貧問題,實現了扶貧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牧民群眾吃上了"定心丸"。
與此同時,中國人壽財險青海分公司致力發揮金融保險在生態治理、環境保護、綠色產業發展中的支撐保障作用,多途徑、多措施助力三江源生態保護。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淡水資源補給地,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和瀾滄江總水量的15%都來自這里。黨和國家多次就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三江源保護作為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中國人壽財險青海分公司積極投身三江源地方生態保護、防災防損工作,2023年6月,在青海西寧、海東地區率先上線試行"綠色低碳生活平臺"、"綠色車險"和"綠色家財險",截至10月,低碳維修件數1343件,使用再制造件19件,共計減碳376805kg,賦予碳積分75851分。同時,該公司還以購買飼草料,修建畜棚等方式積極參與支持地方防災保畜工作,2023年9月在果洛州班瑪縣、久治縣分別開展了森林保險防災防損工作,向兩縣自然資源和草原局1607名生態管護員提供意外險保障1.928億元,提供滅火機、滅火彈、噴霧器、滅火工具、林業有害生物防護服、生態管護員巡護服等防災防損物資共計價值46.15萬元。
中國人壽財險青海省分公司將持續加強對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有效發揮保險風險管理功能,深度參與社會治理,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服務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為青海經濟發展貢獻中國人壽財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