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張學艷,是北京鏈家大興首邑溪谷店的一名房產經紀人,也是該公司評選出的“社區專家”。
初入房產行業
2013年,張學艷大學畢業在即,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的她,到一家電商平臺實習。每天枯燥的電話銷售工作,讓她對未來發展有了些許擔憂。
正當這時,幾位在鏈家實習的同學都表示工作得很充實、很開心。于是,她也動了轉行的念頭。
“我覺得面對面的銷售方式可能更適合我,可以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張學艷笑著說,她畢業后就入職了鏈家,成為了一名房產經紀人。
然而賣房工作也不是件容易事,起初張學艷連續數月都沒有開單,心急、迷茫充斥著她的內心,好在她把這些情緒都化為了行動——打電話,到小區里去找人聊天,想盡辦法找房源、找客戶。終于,她在入職后的第8個月開單了。她說能為客戶找到滿意的家,真的非常開心。
成為“社區專家”
隨著消費者對房產交易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北京鏈家率先推動經紀人服務模式革新。在2021年,鏈家通過多個衡量標準,對全市2萬多名經紀人進行考核,選拔出了1500多位“社區專家”,張學艷就是其中一位。
“社區專家”的標準是“專業強、懂社區、善合作”。而彼時的張學艷已經是一名經驗豐富、業務領先的“老房產經紀人”了。她不僅對服務的首邑溪谷、旭輝紫郡、康泰園和康盛園等周邊小區戶型相當熟悉,而且對各小區的情況、變化、優缺點都“了如指掌”。
“除了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有質量地陪看也非常重要。”張學艷說,很多客戶都是首次來大興置業,對房子的戶型、物業服務、周邊環境,以及商場、學校、醫院等配套都非常關心。這時就需要“社區專家”發揮作用,為客戶提供更加細致、更加高質的服務了。
伴隨“社區成長”
“我入職鏈家那年,恰好首邑溪谷二期剛剛交房入住,可以說我是伴隨著社區一起成長的。”
據張學艷介紹,近年來,首邑溪谷小區不斷提高物業服務質量,康盛園小區進行了老舊小區改造,康泰園小區開了“老年餐桌”。此外,周邊還新增了學校、幼兒園、漫步公園......這些好的變化,讓她的業務成交率都上升了。
如今,張學艷已經服務首邑溪谷周邊小區12年了,她對這里的環境、房子還有人,都充滿了感情。她會經常在小區里轉轉,和居民們聊聊天;同事們經常組織居民小課堂,幫助社區老人學會用手機打車、掛號、支付......店里還免費提供收發快遞、打復印等多項便民服務,成為了社區居民的“好鄰居”。
連任“社區專家”
“我的第一個客戶已經跟我買第二套房了。”張學艷高興地說,她憑借“真誠”,得到了很多客戶和居民的信賴,把她當成了朋友。朋友越來越多,她的業績也越來越好。
據了解,這12年來,張學艷已完成了200多套二手房交易,是大興房產經紀人中的佼佼者。“社區專家”是每個季度評選一次,她已經連任了12屆,并且還是“社區專家”中“金徽章”的獲得者。
張學艷說房產經紀人這份工作讓她很幸福,會一直認真做下去。她希望能夠繼續做好“社區專家”,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記者:郝新穎
編輯:劉洋
監審:張晶晶